铁圈游戏排行榜 推铁圈游戏
一、70年代的人小时候玩的滚壹个铁圈的游戏叫啥子
滚铁环,旧时传统儿童游戏,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。
玩家手捏顶头是"U"字形的铁棍或铁丝,推壹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给前跑。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,滚动时更响亮。用铁丝做壹个圈,接着再做壹个长柄的铁钩子,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。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,需要一定的诀窍。个人活动主题、集体竞赛均可。有50米或100米竞速、有100米障碍(如绕树丛、过独木桥)、4×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。
二、玩推铁圈游戏很投入的四字词语
兴致勃勃、兴趣盎然等。
兴致勃勃:
兴致:兴趣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兴头很足。
详细解释
1.【解释】:兴致:兴趣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兴头很足。
2.【出自】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六回:“到了郡考,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,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:‘以天朝之大,岂无看文巨眼。’”
3.【示例】:全班同学早就集中好,兴致勃勃地给野游地进发了。
4.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三、童年游戏(三):滚铁圈
在无锡荡口镇游玩时偶尔看到有卖滚铁圈的玩具,经典情节作怪,欣然买了一副,在路边的空地上和儿子一起玩起来。抬头望旁边,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少,但玩的人也是和我一样大的,小孩子都不会玩,只能站在旁边干看着。
滚铁圈或者叫滚铁环这都是北方的说法,上海农村一般称之为推推箍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,滚的不是铁圈,而一个箍。而现在真的一个铁圈,细细的,银白的铁圈,推铁环的铁丝也做得很精细,用白色的马口铁丝弯成。在手把处还贴心的装了壹个木把,拿起来更加顺手。而大家小时候的铁圈,其实不是铁圈。一般是家里废旧的脚盆或者是那种大的木桶外面的那个铁箍或铜箍,往往是锈迹斑斑的。一般都已经不能再用了,废弃物而已。然而在小孩子的眼里,这可一个宝啊。玩游戏也成了变废为宝了,应该叫废物利用更加合理。
这铁箍是不是还有用,首先要得到家里大人的首肯,不能随随便便的拿去玩了。接着自己得去找一根粗铁丝,自己弯成可以滚铁圈用的形状。那时力气小,还得借助其他工具,诸如榔头,钢丝钳。年纪小小的就会运用各种复杂工具,这也从小就锻炼的动手能力了。一般在握手的地方用钢丝钳弯成壹个双股的,在底下弯成壹个U字型,可以套住铁圈即可。当然这U字也不能太大或太小。太大了,推不好容易倒。太小的话手相对累,类似于你是夹住了铁圈往前推。做好后,就可以尝试推着铁箍走了,根据自己的身高臂长,再做调整即可,可以感到舒服的位置,就是合理的位置。当时农村地方不小,大路上也没有现在那么多车辆,你可以从村的东头推到西头,往返都没有关系。然而推的时候务必要注意掌握铁箍滚动的速度,一旦太快控制不住,铁箍往往会脱离你的控制,往前飞走了。如果前面有河的话,那铁箍就一去不回头了,那时你就站在河边发呆了,望河兴叹了。因此有经验的小兄弟,当看到无法控制时,就用手里的铁丝把铁箍勾住拿起就可以了。这样不至于铁环想脱缰野马那样你对它手足无措。
由于当时不是每家人家都有废弃的铁箍或铜箍,因此真的会滚铁箍的不多。看着会滚的孩子那么轻松,其实还是有很多讲究的。滚的不好的话,这个铁箍死活不听话,就是不会往前走,或者推不了几步,就趴在那里不动了。让你对它无计可施。在滚的时候,一开始让铁丝贴紧你的铁箍,接着给它壹个初速度,顺着前进的路线均匀使力就可以。但这个说起来容易,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,很多人尝试几下不行就言败了。但如果你真正掌握以后,那推着铁箍走在乡间的小道上,迎着朝阳,伴着晚霞,那就是一道农村特有的风景了。
如今在很多旅游景点还在叫卖这些上世纪流行的玩具,这只能勾起同辈人对当年的怀念之情。对于那些90后,00后而言,这些物品是无法再吸引他们了。毕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,也不能勉强。文化要继承,游戏也要继承吗?那年在荡口买的铁环在家里的高架上搁着,妻曾经多次在整理杂物时想要扔掉,我每次都阻止了。虽然家里小孩不爱玩,但我还是找地方保留着它,它毕竟承载着大家曾经的童年岁月。
目录 童年游戏(四):斗鸡